蜂胶对龋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

2023-07-03 13:39

蜂胶在医学领域的用途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已证明其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病毒、抗真菌、抗癌等,在口腔保健、食品安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龋病是多年来口腔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人们的口腔及全身健康有着广泛危害。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较之上次普查结果,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65~74岁组恒牙患龋率为98%,附着丧失检出率为74.2%,且导致老年人牙列缺损的主要诱因仍为龋病。目前,龋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机械法去除牙菌斑以及药物治疗,常用的防龋药物包括氯己定和氟化物,但由于其广谱抗菌的作用,常常会导致口腔内菌群失调;同时,氯己定容易导致色素沉积;而氟化物使用不当则有慢性氟中毒的风险。随着人们对口腔保健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寻找更加安全且行之有效的龋病防治手段是当前口腔疾病研究领域的热点内容。本文将针对蜂胶及其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及其在龋病防治方面的作用进行综述。

1 蜂胶的生物学活性

蜂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这主要与其高含量的酚类物质有关。类黄酮是蜂胶中的主要酚类物质,与蜂胶的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其含量的多少被认为是评估蜂胶质量的标准。这些黄酮类物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蜂胶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龋和抗癌特性。

蜂胶的抗菌性能主要表现在其对不同种类细菌的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对临床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蜂胶表现出良好的抗菌性能。近年的研究表明,蜂胶对不同种类的病毒均具有抑制作用。

2 蜂胶的防龋作用研究

龋病是由致龋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是口腔内多种微生物与碳水化合物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产生有机酸使牙釉质、牙本质脱矿的结果。在众多与龋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致龋菌中,变异链球菌、乳杆菌、放线菌发挥了主要作用,除产酸外,这些致龋菌还可合成细胞外多糖,形成多菌种生物膜,并黏附于牙面上。

在一项为期28 d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在减少和抑制变形链球菌和乳杆菌的数量方面,2%蜂胶提取物冲洗效果优于1.2%氯己定漱口液冲洗,且在第45天,仍观察到蜂胶抑制S. mutans唾液含量的残留作用。

口腔中常驻的致龋菌大多含有高浓度乳酸脱氢酶(LDH),该酶能够分解食物中的糖,并形成酸性环境,诱发牙釉质的损伤。有研究发现蜂胶乙醇溶液对浮游状态及生物膜状态下的S. mutans与远缘链球菌的LDH活性抑制作用显著,且乳酸脱氢酶对蜂胶提取物的敏感性比氟化钠更高。另有研究发现,CAPE能显著抑制S. mutans的产酸能力,且抑制能力呈现剂量依赖性。

3 蜂胶防龋的应用研究

根据蜂胶对S. mutans等致龋菌多方面的抑制作用,可以考虑将其添加进牙膏、漱口水、涂料中,从而抑制龋病的进展。

用1%蜂胶漱口水作为试验组进行双盲试验,结果显示,使用蜂胶漱口水对龈上菌斑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能显著改善口腔健康问题。

通过抑菌环实验对市场上现有的中草药牙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含有蜂胶以及白千层的牙膏对S. mutans的抑制效果最佳,产生较大直径的抑菌环。同时,研究发现,含有蜂胶的牙膏仅对S. mutans有抑制作用,但对血链球菌和粪肠球菌无作用。在一项为期35 d的随机对照研究中,添加3%蜂胶提取物的牙膏可显著降低正畸治疗患者的牙菌斑指数。

4 总结与展望

随着人们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蜂胶作为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天然产物,可以通过加入漱口水、牙膏、涂料等口腔护理或保健品中发挥抗龋作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蜂胶能否成为稳定且高效的物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并且不同产地蜂胶化学成分差异可能导致不同的研究结果和生物效应,也需要进一步验证蜂胶发挥作用的成分及其机制。尽管蜂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相对无毒,但仍有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的报道,使用蜂胶的安全性仍然有待考证。

综上所述,蜂胶在龋病防治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有关蜂胶研究应兼顾其成分机制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蜂胶有望成为一种能够防治龋病的天然药物。

(来源:口腔医学)

相关下载